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释清了宋 1088 — 115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僧。
绵州人俗姓雍自号真歇
年十八,试《法华经》得度,住成都大慈寺习经论。
丹霞淳禅师
后抵长芦,谒见祖照,一语投契,命为侍者
高宗建炎末,徙温州龙翔寺
计九坐道场,四膺诏命。
卒谥悟空禅师
全宋诗
释清了一○八八~一一五一),号真歇俗姓雍左绵安昌(今四川安县东北)人。
十一岁依圣果寺清俊出家,业《法华经》,十八岁得度,住成都大慈。
后投邓州丹霞山子淳禅师,悟道。
北游五台,已而至开封,禅讲名席俱扣摭之。
沿汴水抵长芦,为祖照道和禅师延为侍者
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祖照病,命为第一座。
五年夏,开堂嗣法。
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退院。
四年,为雁荡之游,客天封寺,受福唐雪峰请,入院。
绍兴五年(一一三五),退居东庵
六年,主四明阿育王广利寺
七年,诏住蒋山
八年,主温州龙翔、兴庆二院。
十五年,住临安径山
二十年,归真州长芦
二十一年,诏主崇先显孝禅院,十月卒,年六十四。
谥悟空禅师
为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
有宋德初等编《真歇清了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
事见《语录》附宋正觉撰《崇先真歇了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
 清了诗,以见于《真歇清了禅师语录》卷上《真州长芦了和尚劫外录》者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九八四
清了一○九○——一一五一),俗姓雍绵州(治今四川绵阳)人,自号真歇
年十一出家,又七年试《法华》得度,寻弃亲而力禅。
出川造丹霞寺,依淳禅师得悟。
历游名刹,遂嗣长芦祖照,先后主雪峰、育王、龙翔、兴庆、径山诸寺,病归长芦
宁太后自金还,建崇先显孝寺,诏清了为开山第一世。
绍兴二十一年卒,年六十二。
敕谥悟空禅师
有《真歇清了禅师语录》二卷,今存。
见《崇先真歇清了禅师塔铭》(《语录》附录),《嘉泰普灯录》卷九,《补续高僧传》卷九,《释氏疑年录》卷六。
清了
号真歇
蜀左绵安昌雍氏子。
儿时抱入寺。
见佛喜动颜色。
十一岁依圣果清俊道人出家。
又七年试法华得度。
登讲场习经论。
能会大意。
寻弃而力禅。
傲然挟拄杖以行。
途次道俗遮留。
皆掉首不顾曰。
鹍鹏时节可草草耶。
出川径造丹霞淳禅师
霞问。
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
师拟进语。
霞与一掌。
师豁然开悟。
翊日。
霞为上堂当众。
诘其證诣。
犹珠影随。
如谷响答。
盖洞彻源底也。
后游五台
京师
浮汴抵长芦
谒祖照。
祖照座下。
龙象万指。
其中多英俊。
师至。
一语投机。
延为侍者
未几。
首座
分座说法。
一众大惊。
宣和二年
照以病退院。
法座无主。
夜梦人告曰。
代师者蜀僧也。
既窹疑之曰。
佛果耶。
佛眼耶。
竟虚席二年
经制使陈公至。
儗补处乃首座也。
即受请登座。
淳和尚烧香。
照病中叹曰。
梦固云尔。
吾求之远也。
照迁化。
师执丧尽礼。
时江潮损田。
秋虚无穫。
众遂绝粮。
师躬行乞食。
施者闻而风至。
供亿山积。
不知所从。
日挝鼓升堂。
诲人无倦。
大扇宗风。
建炎二年
退院绝钱塘
梅岭礼大士迹。
海滨渔户七百馀家。
闻师至。
皆毁网弃所业。
其化物如此。
天台守。
三以国清致。
不赴而赴雪峰
既被旨。
迁明之育王。
又迁温之龙翔兴庆二院。
乞就闲。
不许。
移住临安径山
五年
病归长芦
宁太后还自金。
建崇先显孝寺于皋亭之麓。
诏师为开山第一世。
以疾辞。
不可辞。
遂入院。
冒暑而行。
患益甚。
犹升座说法。
太后亲临。
垂箔倾听。
内帑修水陆大会。
师疾弗瘳。
中使络绎候问。
师从容称谢。
须臾呼首座曰。
吾今行矣。
于是瞑目。
跏趺而逝。
慈宁宫
降香赐祭。
卜寺西桃花坞
建塔以瘗全身。
送者万人。
痛心陨涕。
皆有祖花彫零。
禅林寒瘁之叹。
敕谥悟空禅师
静照之塔。
师仪相颀长。
眉目疏秀。
神宇静深。
量容机活。
道无前而逊无后有。
无外而虚无中。
故人从其化。
不自知也。
圭竹庵
初住雁宕能仁。
法缘未熟。
师时在江心。
特过江迎归方丈。
大展九拜。
以诱温人
由是翕然归敬。
任大法。
不以门户封沟。
诚为祖域英标。
僧林杰出也。
明河曰。
真歇竹庵
照觉迎罗汉。
但知弘道
不知为我。
古人道德忠厚之至。
此风绝响矣。
真歇禅师
讳清了
左绵安昌雍氏子也。
生有慧根。
眉目疏秀。
神宇静深。
见佛则欣恋不舍。
年十一。
圣果寺俊僧受业。
又七岁试法华经得度。
具戒听讲。
玄解经论。
以为言说终非究竟。
出峡直抵沔汉
丹霞子淳禅师
问。
如何是空劫时自己。
师拟对。
掌之。
师契旨。
翌日上堂曰。
日照孤峰翠。
月临溪水寒。
祖师玄妙诀。
莫向寸心安。
师趋进曰。
今日瞒某甲不得也。
曰。
试举看。
师良久。
曰。
将谓你瞥地。
师便出。
辄北游五台京汴。
南抵仪真。
长芦祖照。
一语契合。
命为侍者
踰载分座。
照常以老疾拟闲退。
梦人告曰。
僧可代。
照未决。
蜀僧为谁。
至宣和壬寅
照病笃。
恍省前谶。
蜀僧首座也。
乃嘱经使陈公。
继席。
长芦开法。
以香酬丹霞淳
语曰。
我于丹霞先师一掌下。
伎俩俱尽。
觅个开口处不可得。
如今有恁么快活不彻底汉么。
若无。
衔铁负鞍。
各自著便。
于是洞宗大振。
禅流如归。
亦多照公逊席之力也。
及照殁。
师以父礼行丧事。
亦宜矣。
师居七载
建炎二年戊申
南游普陀。
以沤和机。
引导海山
七百馀家皆弃网业。
庚戌应天国清寺
寻受闽之雪峰
绍兴五年丙寅
奉旨补明州育王寺
王院务旷贩。
不易承理。
因递代逋负几二十万贯。
咸为师忧。
而师居未几间。
偿旧逋负十有八九矣。
戊午诏迁蒋山。
疾辞不赴。
明年朝旨以温之龙翔兴庆二院。
合一禅林。
诏师主之。
僧集如云。
斋粥不继。
朝以法田千亩赐之。
又诏主双径。
宁太后崇先寺居师。
赐金襕银绢法物。
隆渥殊甚。
师以为作归休计。
上堂。
转功就位。
是向去底人。
玉韫荆山贵。
转位就功。
是却来底人。
红炉片雪
功位俱转。
通身不滞。
撒手无依。
石女夜登机。
密室无人扫。
正恁么时。
绝气息一句。
作么生相委。
良久云。
归根风堕叶。
照尽月潭空。
寻示疾。
中使问候。
师从容叙谢。
乃呼首座曰。
吾行矣。
跏趺瞑目而逝。
时绍兴二十二年壬申十月朔日也。
越世六十有二。
坐四十五
凡七处说法。
五承紫泥之诏。
得度弟子四百。
嗣法者宗珏等三十馀人。
所编语录二集若干卷。
行世。
其语曰。
穷微丧本。
体妙失宗。
一句截流。
玄渊及尽。
是以金针密处。
不露光芒。
玉线通时。
潜舒异彩。
虽然如是。
犹是交互双明。
且道巧拙不到。
作么生相委。
良久云。
云萝秀处青阴合。
岩树高低翠锁深。
师之语句精妙。
约类如此。
僧问。
不落风彩还许转身也无。
师曰。
石女行处不同功。
曰向上事作么生。
师曰。
妙在一沤前。
岂容千圣眼。
僧礼拜。
师曰。
秖恐不恁么。
师一日入厨看煮面次。
忽桶疧脱。
众皆失声曰。
惜许。
师曰。
桶底脱自合欢喜。
因甚烦恼。
和尚即得。
师曰。
灼然惜许一桶面。
临机勘辨。
约类如此。
赞曰。
师初于丹霞掌下。
洞彻根源。
便乃遨游南北衡抗。
时机不无离师太早之讥。
殊未知真龙不借涓滴。
而能霖霈九天。
岂与点额钝鳞同日量论哉。
况师夙承弘愿。
以英伟之操。
深明的旨。
宜请假观方。
非分外也。
不期际长芦推代之风云。
卒尔广泽
宜矣。
故曰。
得时而动。
则功成百世。
其师之谓乎。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法本
柳律师者。
是盖持律而苦行者也。
开县大觉寺
柳律师行碑剥落。
其剥落未尽者。
犹可摹而为言。
师名法本
临江乡人
自幼神秀颖异。
父母惟师一子。
尤爱重之。
甫七岁。
举动如成人。
一日忽告父母曰。
儿久处尘寰。
俗缘未释。
今欲弃僧为僧。
愿二亲莫以儿为念。
父母苦止之。
继之以泣。
师乃绝粒不食。
父母惧。
姑从之。
遂削发。
入山绝迹。
不踵家门。
勤修苦行。
日夕不辍。
年及十五。
经律论藏。
无不该览。
远近咸瞻礼之。
常处厚。
与师为方外交。
时就请教。
年九十九。
一日告众曰。
缘业殆尽。
吾将西归。
汝辈宜自勉。
端坐而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德元
师(昭觉延美)同时。
德元者。
亦精练行业。
大兴永安禅院。
钦禅师住持。
俾扬宗教与众共也。
誓其徒曰。
隆兹宝刹。
寔假众财。
宜乎来者。
缘合即居。
况成坏迭臻。
泡幻易灭。
有为皆忘。
浮生几何。
假物强名。
曷定尝主。
兹后法属。
当泯异心。
无徇私。
无差别。
但以义聚。
勿为争侵。
有渝是盟。
必罹阴殛。
翰林学士彭乘
赞曰。
师一锡周游。
半偈明解。
鉴忘拂拭。
幡任飘飏。
鹿苑之康庄。
虎溪之轨䠱。
道存先觉。
依归者矞云其臻。
言会大乘。
参访者甘露攸饫。
向匪行业积著。
名德溢闻。
则曷以当此乎。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空
全宋诗
释空姑孰(今安徽当涂)人。
临安府崇觉寺。
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悟新禅师法嗣。
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今录诗三首。
崇觉空禅师
姑孰人也。
为人强项。
久侍死心。
一日辞去。
心曰。
汝福鲜宜自养。
草堂清公
偈送之曰。
十年聚首龙峰寺。
一悟真空万境閒。
此去随缘且高隐。
莫将名字落人间。
后受请。
出世杭之南荡。
不几月而一火无遗。
因叹息曰。
吾违先师之言。
故有今日之患。
富人
发意营建。
师一至其家以受供。
师辞曰。
公施财求福。
长老受赐。
若教我背众而食。
素不愿也。
力行其道。
竟不役于土木以终身。
师颂野狐话曰。
含血噀人。
先污其口。
百丈野狐。
失头狂走。
蓦地唤回。
打个筋斗。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太瘤
太瘤
蜀僧也。
居众时。
尝叹佛法混滥。
异见蜂起。
乃曰。
我参禅。
若得真正知见。
当不惜口业。
遂发愿。
马祖塔。
长年不辍。
忽一日塔放白光。
感而有悟。
后所至丛林。
勘验老宿。
雪窦山前云。
这老汉口里水漉漉地。
雪窦闻其语。
意似不平。
及来见。
雪窦云。
你不肯老僧耶。
师云。
这老汉。
果然口里水漉漉地。
摵一坐具便出。
直岁不甘。
中路令人殴之。
师一足。
师曰。
此是雪窦老使之。
他日须折一足偿我。
后果如其言。
师后至都下
放意市肆中。
宫人
请归家供养。
师屡告辞。
官人确留之。
愈加敬礼。
每使侍妾馈食其前。
一日官人至。
师故意挑其妾。
官人以此改礼。
遂得辞去。
不数日。
闹市中端坐。
而化。
师名太因。
颈有瘿。
故人以太瘤呼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慧远宋 1103 — 117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3—1176 【介绍】: 僧。
眉州眉山人俗姓彭字瞎堂
年十三因其兄而出家,先至成都习经论学于大慈寺,留四年乃出游。
云游各地近四十年,问答无滞,机锋峻发。
孝宗乾道中,居临安灵隐寺
帝屡召入内殿,咨论法要,赐号佛海大师
淳熙中,说偈预示终期,安坐而逝。
全宋诗
释慧远一一○三~一一七六),号瞎堂俗姓彭眉山(今属四川)人。
年十三隶药师院为僧,后依灵岩徽禅师
圆悟领昭觉,往见之,得悟,机锋峻发,众目为铁舌
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由虎丘奉诏住皋亭崇光。
六年,被旨补灵隐
曾召入禁中,赐号佛海禅师
淳熙三年卒,年七十四。
南岳下十五世,天宁佛果圆悟克勤禅师法嗣。
有齐已等编《瞎堂慧远禅师广录》,收入《续藏经》。
事见《周文忠集》卷四○《灵隐佛海禅师远公塔铭》。
嘉泰普灯录》卷一五、《五灯会元》卷一九、《补续高僧传》卷一○有传。
 慧远诗,以辑自《佛海慧远禅师广录》卷一至卷三者编为卷一,以见于《广录》卷四者编为卷二,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释慧远眉山彭氏子。
年十三从药师院辩和尚薙染。
首诣大慈讲肆。
次参灵岩徽禅师
微有所入。
圆悟复领旨住昭觉投之。
值悟普说举庞居士马祖不与万法为侣因缘。
忽顿悟仆于众。
众掖之。
乃曰。
吾梦觉矣。
至夜小参出问曰。
净裸裸空无一物。
赤骨力贫无一钱。
户破家亡。
乞师赈济。
悟曰。
七珍八宝一时拿。
曰。
祸不入谨家之门。
悟曰。
机不离位堕在毒海。
便喝。
悟以拄杖击禅床云。
吃得捧也未。
又喝。
悟连喝两喝。
便礼拜。
自此机锋峻发无所抵捂。
出世初住皋亭山显孝。
宋乾道六年十月十五日诏迁灵隐
上堂僧问。
即心即佛时如何。
曰顶分了角。
僧曰。
非心非佛时如何。
曰耳坠金环。
僧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又作么生。
曰颓顶脩罗舞柘枝。
七年二月十五日召入选德殿赐坐。
孝宗问。
如何免得生死对曰。
不悟大道终不能免。
帝曰。
如何得悟。
曰。
本有之性究之无不悟者。
帝曰。
悟后如何。
曰。
悟后始知脱体现前了无毫发可见之相。
帝首肯之。
帝又曰。
即心即佛如何。
曰。
目前无法。
陛下唤甚么作心。
帝曰。
如何是心。
正身叉手立曰。
只这是。
帝大悦。
八年秋八月七日入东阁赐坐。
帝曰。
前日梦中忽闻钟声。
遂觉不知梦与觉。
是如何。
曰。
陛下问梦耶问觉耶。
若问觉而今正是寐语。
若问梦而梦觉无殊。
教谁分别。
梦即是幻。
知幻即离。
心不动
故曰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帝曰。
梦幻既非。
钟声从甚处起。
曰。
从问处起。
帝又问曰。
前日在此阁坐。
忽思得不与万法为侣有个见处。
曰。
愿闻。
帝曰。
四海不为多。
曰。
一口吸尽。
西江水又如何。
帝曰。
亦未曾欠阙。
曰。
才涉思惟便成剩法。
正使如断轮如闪电了无干涉。
何以故。
法无二故。
见无二见。
心无别心。
如天无二日。
帝悦赐佛海大师之号。
淳熙二年乙未秋示众说偈曰。
淳熙二年闰季秋九月旦
闹处莫出头。
冷地著眼看。
明暗不相干。
彼此分一半。
一种作贵人
教谁卖柴炭。
向尔道不可毁不可赞。
体若虚空。
没涯岸相唤。
相呼归去来
元定正月半
明年正月忽感微疾。
果于上元说偈曰。
拗折秤锤。
掀翻露布。
突出机先。
鸦飞不度。
安坐而逝。
留七日颜色不异。
全身塔焉。
眉山彭氏子。
年十三。
药师院宗辩薙染。
首诣大慈讲肆。
次参灵岩徽禅师
微有所入。
圆悟领旨住昭觉
投之。
值悟普说。
庞居士马祖
不与万法为侣因缘。
忽顿悟。
仆于众。
众掖之起。
乃曰。
吾梦觉矣。
至夜小参。
出问曰。
净裸裸空无一物。
赤骨力贫无一钱。
户破家亡。
乞师赈济。
悟曰。
七珍八宝一时拿。
曰。
祸不入谨家之门。
悟曰。
机不离位。
堕在毒海。
便喝。
悟以拄杖击禅床云。
吃得棒也未。
又喝。
悟连喝两喝。
便礼拜。
自此机锋峻发。
无所抵捂。
出世。
初住皋亭山显孝。
宋乾道六年十月十五日
诏迁灵隐
上堂。
僧问即心即佛时如何。
曰顶分了角。
僧曰。
非心非佛时如何。
曰耳坠金环。
僧曰。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又作么生。
曰秃顶修罗舞柘枝。
七年二月十五日
召入选德殿赐坐。
孝宗问如何免得生死。
对曰。
不悟大道。
终不能免。
帝曰。
如何得悟。
曰。
本有之性。
究之无不悟者。
帝曰。
悟后如何。
曰。
悟后始知。
脱体现前。
了无毫发可见之相。
帝首肯之。
帝又曰。
即心即佛如何。
曰。
目前无法。
陛下唤甚么作心。
帝曰。
如何是心。
正身又手立曰。
只这是。
帝大悦。
八年秋八月七日
入东阁赐坐。
帝曰。
前日梦中。
忽闻钟声遂觉。
不知梦与觉是如何。
曰。
陛下问梦耶。
问觉耶。
若问觉而今正是寐语。
若问梦而梦觉无殊。
教谁分别。
梦即是幻。
知幻即离。
心不动
故曰。
若能转物。
即同如来。
帝曰。
梦幻既非。
钟声从甚处起。
曰。
从问处起。
帝又问曰。
前日在此阁坐。
忽思得不与万法为侣。
有个见处。
曰愿闻。
帝曰。
四海不为多。
曰。
一口吸尽西江水又如何。
帝曰。
亦未曾欠阙。
曰。
才涉思惟。
便成剩法。
正使如断轮。
如闪电。
了无干涉。
何以故。
法无二故。
见无二见。
心无别心。
如天无二日。
帝悦。
佛海大师之号。
淳熙三年正月
忽感微疾。
上元说偈曰。
拗折秤锤。
掀翻露布。
突出机先。
雅飞不度。
安坐而逝。
七日
颜色不异。
全身塔焉。
慧远
号瞎堂
眉山金流镇彭氏子。
年十三。
𨽻药师院为僧。
听习经论。
弃而依灵岩
徽公。
微有省发。
圆悟领昭觉。
师即之闻。
庞居士马祖
不与万法为侣因缘。
大悟
仆于众。
众掖之。
师乃曰。
吾梦觉矣。
自是机锋峻发。
众目为铁舌
圆悟顺寂。
师东下。
屡迁名刹。
虎丘
奉诏住皋亭崇光。
孝宗留心空宗。
召师入对选德殿
或入内观堂见。
必延坐进
师而不名
礼数视诸师有加。
上曰。
前日睡中。
忽闻钟声遂觉。
未知梦与觉如何。
师曰。
梦觉无殊。
心不动
上曰。
梦幻既非。
且钟声从何处起。
师曰。
从陛下问处起。
上曰。
然则毕竟如何。
免得生死。
师曰。
不悟大乘。
终不能免。
曰。
如何得悟。
师曰。
本有之性磨之。
岁月自然得悟。
曰。
悟后如何。
师曰。
悟后。
始知今日问答皆非。
曰。
一切处不是后如何。
师曰。
脱体现前。
更无可见之相。
上首肯之。
赐号佛海禅师
一日车驾幸其室。
室挂行道影。
上指问师曰。
此是水墨空尘。
而真者安在。
师叉手近前曰。
春气和暖。
恭惟圣躬万福。
上大笑。
因书赞焉。
师一身系法门之望。
奇言妙句。
传播诸方。
学者云奔川委。
视师所在为归正。
一佛出世
乙未秋
示众曰。
淳熙二年闰季秋九月旦
闹处莫出头。
冷地着眼看。
明暗不相干。
彼此分一半。
一种作贵人教。
谁卖柴炭向汝。
道不可毁不可赞。
体若虚空没涯岸。
相唤相呼归去来
元定正月半
都下喧传而疑之。
至期诸王卿相皆至。
师升座说法。
遂入方丈扄闭。
师旧蓄一猿。
颇驯狎因衣之。
命曰猿行者。
久之。
众窥窗隙声息并无。
惟见猿持卷侍侧。
亟入师已逝矣。
猿书。
乃辞世偈也。
偈曰。
拗折秤锤。
掀翻露布。
突出机光。
鸦飞不度。
七日颜色不变。
塔全身于寺之乌峰。
瞎堂禅师者。
名慧远
眉山之彭氏。
圆悟禅师之晚子也。
圆悟复领昭觉时。
年老。
乃以化柄属之门贤
门贤已播海内矣。
以故摩竭之令。
复行于昭觉。
新从灵崖来。
灵崖为徽禅师所居。
得起铁拂为首座
敲唱黄龙宗旨。
事之二载。
言下。
得其概焉然起首座
屡诱掖之。
无留意。
乃抵昭觉。
侯十日。
始得通谒于悟公。
公与语大奇之。
叹曰。
吾道未衰也。
许远得非时入室。
每大跪请益。
公但笑曰。
将谓吾老矣。
故如此著急耶。
远屏气自失。
不敢进言。
一日闻举庞居士不与万法为侣因缘。
大彻其旨越众进问曰。
净裸裸空无一物。
赤骨立贫无一钱。
户破家残。
乞师赈济。
公曰。
七珍八宝一时拿。
曰贼不入谨家之门。
公曰。
机不离位。
堕在毒海。
便喝。
公以拄杖击禅床曰。
吃得棒也未。
又喝。
公连喝两喝。
作礼趋而去。
自此机发莫禦。
丛林共加其号。
为铁舌
遂与元布袋辈齐名。
绍兴间
嵋守请居象耳山
不赴。
未几圆悟顺世。
勃然起曰。
芳躅云亡。
继之者谁。
卧北窗
顾可得耶。
扁舟出峡。
淮南开化龙蟠。
琅琊
琅琊普济
普济迁定业。
繇定业迁光孝。
十八载
名辈归之。
僧问。
即心即佛时如何。
曰。
顶分丫角。
非心非佛时如何。
曰。
耳堕金环。
不是心。
不是佛。
不是物。
又作么生。
曰。
秃顶修罗舞柘枝。
又问。
浩浩尘中如何辨主。
曰。
木杓头边镰切菜。
莫便是和尚为人处也无。
曰。
研槌撩馎饦
又问。
不与万法为侣。
是甚么人。
曰。
脚踏辘轳。
曰。
庵里人为甚不知庵外事。
曰。
拄杖横挑铁蒺藜。
又问。
昔有一秀才
无鬼论
论成。
鬼叱曰。
我何。
意作么生。
以手斫额曰。
何似生。
曰。
祇如五祖以手作鹁鸠嘴曰。
谷孤孤。
又且如何。
曰。
自领出去。
曰。
东山水上行。
明甚意旨曰。
初三十一不用择日。
曰。
十二时中如何用心。
曰。
蘸雪吃冬瓜
其机海无涯。
约多类此。
又过南岳南台
是时琏禅师龙王
与方广行公。
皆月庵高弟。
道著湖湘
私相语曰。
此间壁立万仞。
来何所措足乎。
故请升座。
设三十馀问。
皆从上誵讹。
险节关棙。
毕酬之。
辞旨超伦。
等屈服。
欲以名刹居
不顾。
东隐天台。
来往国清护国鸿福三寺。
乾道丁亥
平江守以虎丘
又奉旨历崇光灵隐二处。
孝庙常召见。
咨询法要。
加号佛海禅师
名儒日绕座下。
居士身而嗣法者。
则有内翰曾开知府葛郯
号信斋
发挥即心即佛之案。
有省。
而呈颂曰。
非心非佛亦非物。
五凤楼前山突兀。
艳阳影里倒翻身。
野狐跳入金毛窟。
曰。
公见处只可入佛。
难入魔在。
愕曰。
何也。
曰。
何不道金毛跳入野狐窟。
乃领旨。
曾开字天游。
久升圆悟大慧之堂。
闻风来访。
故问曰。
如何是善知识。
曰。
露柱灯笼。
猫儿狗子。
曰。
为甚赞即欢喜。
毁即烦恼。
曰。
侍郎曾见善知识否。
开变色曰。
三十年参方。
何言不见。
曰。
向烦恼处见。
向欢喜处见。
开拟议。
喝之。
开复拟进语。
摇手曰。
开口底不是。
开愧汗透重襟。
召曰。
侍郎向甚处去也。
开猛省踊跃。
说偈曰。
咄哉瞎驴。
丛林妖孽。
震地一声。
天机漏泄。
有人更问意如何。
拈起拂子劈口截。
笑曰。
也秖得一橛。
妙喜岭南
因阅语录。
大骇曰。
老师暮年有子如是耶。
遂以圆悟所付法衣。
寄赠之。
于是江湖以为。
远公见超妙喜云。
一日忽示众曰。
淳熙二年。
闰季秋九月旦
闹处莫出头。
冷处著眼看。
明暗不相干。
彼此分一半。
一总作贵人
教谁卖柴炭。
向你道。
不可毁不可赞。
体若虚空没涯岸。
相唤相呼归去来
元定正月半
都下喧传。
颇疑之。
遂达上听。
至期无疾。
升座如常。
然士庶竞集。
上亦密遣中使
伺起居。
侍者
并赴堂。
及斋毕。
寝室窅然。
白气氤氲。
侍者入帷。
见猿行者手捧卷庄立榻前。
已化矣。
急取行者手卷视之。
乃辞世偈也。
偈曰。
拗折秤锤。
掀翻露布。
突出机先。
鸦飞不度。
四众殷留十日
受朝廷最后之供。
其颜不少异也。
年七十四。
坐五十九
远公素蓄一黑猿。
驯知人意。
名曰猿行者。
亦悠然脱去。
小师道济及缁素。
远公塔于寺之乌峰。
亦葬猿行者于其侧焉。
赞曰。
姬氏曰贞胜者也。
余考佛海提唱。
如赤帝子断蛇。
而神姥夜号。
其出没纵横。
五祖演公类也。
妙喜宁不望风而骇焉。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慧远眉山彭氏子。
年十三,从药师院宗辩薙染。
首诣大慈讲肆,次参灵岩徽禅师,微有所入。
圆悟复住昭觉,遂投之。
值悟普说,举庞居士马祖不与万法为侣因缘,顿悟,仆于众中,众掖之起,乃曰:“吾梦觉矣。
”至夜小参,出问曰:“净裸裸空无一物赤骨力,贫无一钱,户破家亡,乞师赈济。
”悟曰:“七珍八宝一时拿。
曰:“祸不入谨家之门。
”悟曰:“机不离位,堕在毒海。
便喝,悟以拄杖击禅床云:“吃得棒也未?
又喝,悟连喝,便礼拜。
自此,机锋俊发,无所抵午。
初住皋亭山显孝,宋乾道六年十月十五日诏迁灵隐,上堂,僧问:“即心即佛时如何?
”曰:“顶分了角。
”僧曰:“非心非佛时如何?
”“耳坠金环。
”僧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又作么生?
”曰:“颓顶修罗舞柘枝。
七年七月十五日,召入选德殿,赐坐,孝宗问:“如何免得生死?
对曰:“不悟大道,终不能免。
”帝曰:“如何得悟?
曰:“本有之性,究之无不悟者。
”帝曰:“悟后如何?
曰:“悟后始知脱体现前,了无毫发可见之相。
”帝首肯之。
帝又曰:“即心即佛如何?
曰:“目前无法,陛下以甚么作心?
”帝曰:“如何是心?
正身叉手立,曰:“只这是。
”帝大悦。
八年秋八月七日,召入东阁,赐坐,帝曰:“前日梦中忽闻钟声,遂觉,不知梦与觉是如何?
曰:“陛下问梦耶?
问觉耶?
若问觉而今正是寐语,若问梦而梦觉无殊,教谁分别?
梦即是幻,知幻即离,觉心不动
故曰: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帝曰:“梦幻既非,钟声从甚处起?
曰:“从问处起。
”帝又问曰:“前日在此阁坐,忽思得不与万法为侣,有个见处。
曰:“愿闻。
”帝曰:“四海不为多。
曰:“一口吸尽西江水又如何?
”帝曰:“亦未曾欠阙。
曰:“才涉思维,便成剩法,正使如断轮如闪电,了无干涉。
何以故?
法无二故,见无二见,心无别心,如天无二日。
”帝悦,赐“佛海大师”之号。
淳熙二年乙未秋,示众说偈曰:“淳熙二年闰,季秋九月旦
闹处莫出头,冷地著眼看。
明暗不相干,彼此分一半。
一种作贵人,教谁卖柴炭。
向你道,不可毁不可赞,体若虚空没涯岸。
相唤相呼归去来,上元定正月半
明年正月,忽感微疾,果于上元说偈曰:“拗折秤锤,掀翻露布,突出机先,鸦飞不度。
”安坐而逝,留七日,颜色不异,全身塔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宝印南宋 1109 — 1190年12月7日
全宋诗
释宝印一一○九~一一九一),字坦叔,号别峰,俗姓李嘉州龙游(今四川乐山)人。
从德山院清素得度具戒,听《华严》、《起信》,既尽其说,弃依密印于中峰。
圆悟昭觉,留三年。
后南游,谒佛性泰、月庵果、草堂清
晚至径山,谒大慧宗杲禅师
大慧南迁,乃西还。
后再出峡,住保宁金山、雪窦。
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敕补径山,召对选德殿
光宗绍熙元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
谥慈辩
南岳下十六世,华藏密印安民禅师法嗣。
事见《渭南文集》卷四○《别峰禅师塔铭》,《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补续高僧传》卷一○有传。
今录诗三十九首。
全宋文·卷四五七四
宝印一一○九——一一九○),字坦叔,号别峰,俗姓李龙游(今四川乐山)人。
世居峨嵋之麓。
从德山院清远道人得度,又从中峰密印禅师得悟。
临邛广汉崇庆武信东禅、成都龙华眉山中岩诸寺,复住金山
淳熙七年敕住径山
十年孝宗制赐《圆觉经注》。
绍熙元年卒,年八十二。
谥曰慈辩,塔曰智光,庵曰别峰。
门人集有《语录》。
陆游撰《别峰禅师塔铭》(《渭南文集》卷四○)。
释宝印号别峰。
嘉州李氏子也。
幼通六经长穷七史。
忽厌尘俗志慕竺坟。
从德清素和尚得度。
往听华严起信尽得旨。
觉劳算沙终非解脱。
遂依中峰密印民禅师
密印举。
僧问岩头。
起灭不停时如何。
岩叱曰。
是谁起灭。
师闻大悟
圆悟昭觉
遣师往省。
随众入室。
悟问。
从上诸圣以何接人。
师竖起拳。
悟曰。
此是老僧
用底何者。
是从上诸圣用底。
师以拳挥之。
悟亦举拳。
相交大笑而止。
又谒大慧径山
慧问。
甚处来。
西川
慧曰。
未出剑门关
与汝三十棒了也。
曰不合起动和尚
慧忻然。
后出奉诏住雪窦
淳熙七年秋召师问道。
赐肩舆入选德殿
帝曰。
三教圣人本同。
这个理否。
对曰。
譬如虚空东西南北初无二也。
帝曰。
但圣人所立门户则不同耳。
孔子性以中庸设教。
曰。
非中庸何以安立世间。
故法华云。
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华严云
不坏世间相而成出世法。
帝曰。
今时士大夫学孔子者多只工文字语言。
不见夫子之道不识夫子之心。
惟释氏禅宗不以文字教人。
直指心源顿令悟入。
不乱于生死之际。
此为殊胜。
曰。
非独后世不见夫子之心。
尝见孔门颜子号为具体
尽平生力量只道得个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竟捉摸不著。
而夫子分明八字打开向诸弟子道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吾无隐乎尔。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也。
以此观之。
夫子未尝回避诸弟子。
而诸弟子自蹉过了也。
张商英曰。
吾学佛然后能知儒。
此言实为至当。
帝曰。
朕意亦谓如此。
帝又问。
庄子若何如人。
曰。
只是佛法中小乘声闻以下人也。
盖小乘厌身如桎梏。
弃智如杂毒。
化火焚身入无为界。
即如庄子所谓形固可使如槁木。
心固可使如死灰。
若大乘人则不然。
度众生尽方證菩提。
正如伊尹所谓予天民之先觉者也。
将以斯道觉斯民也。
有一夫不彼其泽者。
若已推而内沟中也。
帝大悦诏住径山
开堂曰。
三世诸佛以一句演百千万亿句。
收百千万亿句秖在一句。
祖师门下半句也无。
秖恁么合吃多少痛棒。
诸仁者且道。
诸佛是祖师是。
若道佛是祖不是祖是佛不是。
取舍未忘若道佛祖一时俱是一时俱不是。
颟顸不少。
且截断一句作么生道。
良久曰。
大虫里纸帽。
好笑又惊人。
十年二月帝注圆觉经。
赐师命作叙流行。
绍熙元年十一月往见智策禅师决别。
问行日。
师曰。
水到渠成。
索纸书
十二月初七夜鸡鸣时九字。
果至期而化。
留七日颜色明闰发长顶温葬全身于西冈。
谥曰慈辩
塔曰智光
号别峰。
嘉州李氏子也。
幼通六经。
长穷七史。
忽厌尘俗。
志慕竺坟。
从德清素得度。
往听华严起信。
尽得旨。
觉劳算沙。
终非解脱。
遂依中峰密印民禅师
密印举僧问岩头起灭不停时如何。
岩叱曰。
是谁起灭。
师闻大悟
圆悟昭觉
遣师往省。
随众入室。
悟问从上诸圣。
以何接人。
师竖起拳。
悟曰此是老僧用底。
何者是从上诸圣用底。
师以拳挥之。
悟亦举拳相交。
大笑而止。
又谒大慧径山
慧问甚处来。
西川
慧曰。
未出剑门关
与汝三十棒了也。
曰不合起动和尚
慧忻然。
后出。
奉诏住雪窦
淳熙七年秋
召师问道。
赐肩舆入选德殿
帝曰。
三教圣人。
本同这个理否。
对曰。
譬如虚空。
东西南北。
初无二也。
帝曰。
但圣人所立门户则不同耳。
孔子以中庸设教。
曰。
非中庸。
何以安立世间。
故法华云。
治世语言。
资生业等。
皆与实相。
不相违背。
华严云
不坏世间相。
而成出世法。
帝曰。
今时士大夫学孔子者。
多只工文字语言。
不见夫子之道。
不识夫子之心。
惟释氏禅宗。
不以文字教人。
直指心源。
顿令悟入。
不乱于生死之际。
此为殊胜。
曰。
非独后世不见夫子之心。
尝见孔门颜子。
号为具体
尽生平力量。
只道得个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
竟捉模不著。
而夫子分明八字打开。
向诸弟子道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吾无隐乎尔。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
也。
以此观之。
夫子未尝回避诸弟子。
而诸弟子自□□了也。
张商英曰。
吾学佛。
然后能知儒。
此言寔为□□。
帝曰。
朕意亦谓如此。
帝又问。
庄子何如人。
曰。
只是佛法中小乘。
声闻以下人也。
盖小乘厌身如桎梏。
弃智如杂毒。
化火焚身。
入无为界。
即如庄子所谓形固可使如槁木。
心固可使如死灰。
若大乘人则不然。
度众生尽。
方證菩提。
正如伊尹
所谓予天民之先觉者也。
将以斯道觉斯民也。
有一夫不被其泽者。
若己推而内诸沟中也。
帝大悦。
诏住径山
开堂曰。
三世诸佛。
以一句演百千万亿句。
收百千万亿句。
祇在一句。
祖师门下半句也无。
祇恁么合吃多少痛棒。
诸仁者。
且道诸佛是。
祖师是若道佛是。
祖不是。
祖是。
佛不是。
取舍未忘。
若道佛祖一时俱是。
一时俱不是。
颟顸不少。
且截断一句。
作么生道。
良久曰。
大虫裹纸帽。
好笑又惊人。
十年二月
帝注圆觉经。
赐师命作叙流行。
绍熙元年十一月
往见智策禅师决别。
问行日。
师曰。
水到渠成。
索纸书
十二月初七夜鸡鸣时九字。
果至期而化。
留七日。
颜色明闰。
发长顶温。
葬全身于西冈。
隘曰慈辩
塔曰智光
峰禅师
名宝印
字坦叔
生为龙游李氏子
世居峨嵋之麓。
少而奇警。
然不喜在家。
从德山院清远道人得度。
自成童时。
已博通六经及百家之说。
至是。
复从华严起信诸名宿。
穷源探赜。
不高出同学不止。
密印禅师民公。
说法于中峰道场。
乃挈一笠往从之。
一日密印举。
僧问岩头起灭不停时如何。
头叱曰是谁起灭。
师豁然大悟。
自是锋不可触。
密印恨相得之晚。
圆悟自南归成都昭觉
乃遣师往省。
因随众入室。
圆悟举从上诸圣以何法接人。
师举起拳。
圆悟曰。
此是老僧用者。
孰为从上诸圣用者。
师即挥拳。
圆悟亦举拳相交。
大笑而罢。
圆悟叹异之曰。
是子。
他日必类我师。
留昭觉三年。
密印犹在中峰。
以堂中第一座致师。
师辞。
密印大怒曰。
我以法得人。
人不我传。
尚何以说法。
为欲弃众去。
众皇恐亟趋昭觉。
罗拜恳请。
圆悟亦助之请。
始行。
道望日隆。
学者争归之。
圆悟密印
不能掩也。
久之。
南游历见诸大禅老。
最后扣妙喜径山
为师独扫一室
堂中皆大惊。
妙喜南迁。
师亦西归。
始住临邛凤皇山。
举香。
密印
道既盛行。
筑都不会庵。
竹幽邃。
暇日名胜毕集。
师一言。
皆自谓意消稍或间阔。
辄相语曰。
吾辈鄙吝萌矣。
其道德服人如此。
俄复下硖挟金陵
应庵华方住蒋山
馆师于上方。
白留守张公焘。
举以代己。
师闻。
即日发去。
陈丞相俊乡来。
金陵
保宁延师。
俄徙京口金山。
学者倾诸方。
金山自兵乱后。
虽屡葺莫能成。
至是始复大兴。
如承平时。
而有加焉。
时居此山。
鲜踰三年者。
师独安坐十五夏。
魏惠宪王牧四明
虚雪窦来请。
住四年。
乐其山林。
有终老之意。
而名益重。
被敕住径山
淳熙七年五月也。
七月行在所
寿皇降中使
召入禁中。
以老病足蹇。
赐肩舆于东华门内。
赐食于观堂
引对于选德殿
赐坐劳问良渥。
师目举古宿云。
透得见闻觉知。
受用见闻觉知。
不堕见闻觉知。
上悦。
毕其说乃退。
后十馀日。
又命开堂于灵隐山。
中使赍赐御香。
恩礼备至。
十年二月。
上制圆觉经注。
遣使驰赐。
且命作序。
师老益厌住持事。
门人惧其远游不返。
相与筑庵于山北俟其归。
光宗在东宫
书别二大字榜之。
十五年
奏乞养疾于别
得请。
明年
光宗受内禅。
取向取赐宸翰。
识以御宝。
复赐焉。
绍熙元年冬十一月
忽往见嗣住山智策告别。
问行日。
师曰。
水到渠成。
归取幅纸大书曰。
十二月七日夜鸡鸣时。
如期而化。
奉蜕质。
返寺之法堂。
七日
颜色精明。
须发皆长。
顶温如沃汤。
是月十四日
葬于别之西冈。
寿八十有二。
腊六十有四。
得法弟子实繁。
指不能一二屈。
慧绰者。
山阴氏子
当以荫得官辞之。
从师祝发。
得记莂。
遁迹岩岫。
终身不出。
师既示寂。
上为敕有司。
定谥曰慈辩
塔曰智光
庵曰别
极方外之宠。
师说法数十年。
所至门人。
集为语录。
晚际遇寿皇。
被宸翰咨询法要。
皆对使者具奏。
别具行世。
此不悉著。
宝印禅师者。
嘉州人
号别峰。
初业儒。
弃儒剃染。
业华严。
又弃华严。
华藏民禅师
悟明心要。
其祖圆悟每誉之谓。
有超师之略。
印之名遂著。
乃通谒于妙喜
自称西川法侄
径山多士。
窃笑之。
妙喜问曰。
未出剑门关
与你三十棒了也。
遂展拜曰。
不合起动和尚
妙喜忻然。
顾左右曰。
你们骑马趁不及。
是日万指。
丛林为之震动。
于是西还开法。
而两川素称义虎之雄者。
皆从游。
仍慰其开讲曰。
宗教无二致。
而公白岐耳。
公以无欺心而演教。
教中之宗也。
我以无欺心而弘宗
宗中之教也。
我佛初转四谛于鹿苑
而憍陈如乃无欺之首也。
后拈枝花于灵峰
而迦叶乃无欺之终也。
故其间谈经三百馀会。
皆以无欺法。
而利无欺众。
公但自反能无欺乎。
既无欺矣。
以无欺舌而流无欺教。
则教与宗。
是一是二乎。
惟诸公勉之。
又出峡。
住持保宁
次迁金山
金山移雪窦。
自雪窦补双径。
其众盛矣。
尝示众曰。
世尊初成正觉于鹿野苑中。
转四谛法轮。
憍陈如比丘最初悟道。
真净拈云。
今日新丰洞里。
秖转个拄杖子。
遂拈拄杖卓左边云。
还有最初悟道者么。
若无丈夫。
自有冲天志。
莫向如来行处行。
遂喝一喝。
下座。
若是上座不然。
今日向凤凰山里。
初无工夫。
转四谛法轮亦无气方。
转拄杖子。
秖教诸人。
行须缓步。
语要低声。
何故欲得不招无间业。
莫谤如来正法轮。
又曰。
三世诸佛。
以一句演百千万亿句。
收百千万亿句只在一句。
祖师门下半句也无。
祗恁么合。
吃多少痛棒。
诸仁者。
且诸佛是祖师是。
道祖是佛不是。
佛是祖不是。
取舍未忘。
道祖佛一时是。
佛祖一时不是。
颟顸不少。
且截断一句。
作么生道。
大虫裹纸帽。
好笑又惊人。
又曰。
将心除妄。
妄难除。
即妄明心道转。
纡桶底趯穿。
无忌讳等閒。
一步一芙蕖
年迈。
日常宴坐。
匡床颓然。
一老比丘士夫访拜床下。
爱慕倍于父母。
孝宗皇帝知而召之。
以足疾。
辞不奉诏。
赐肩舆。
东华门内。
迎入选德殿
初礼臣议。
朝仪及见。
直登榻跏趺。
群臣皆失色。
喜其真率。
乃问圆觉之旨。
随机酬对。
默有契。
辄注圆觉经。
撰经首之序。
自是东华门禅师舆。
以备顾问。
十五年冬
力请庵居。
绍熙改元
过访智策禅师
兼与言别。
问行日。
曰。
水到渠成。
归索纸书十二月初七夜
鸡鸣时。
如期而化。
奉蜕质。
返寺之法堂。
七日
颜色明润。
发长顶温。
七日择退居之西冈而閟焉。
谥慈辨禅师
塔曰智光
赞曰。
民禅师义坛之翅虎也。
一入昭觉之门。
翻然易辙与夫抱英敏之姿。
负昂藏之表甘。
若捉月之猿。
趋阳之鹿者。
岂非日劫相倍乎哉师。
以己愈之方。
施之别峰印
自然水乳合。
而针芥投。
为万古我慢之正鉴。
是则西山亮
何足为多耶。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宝印,字别峰,嘉州李氏子也。
幼通六经,长穷七史。
忽厌尘俗,志慕竺典,乃从德清素得度。
往听《华严》、《起信》尽得旨,觉劳算沙,终非解脱,遂依中峰密印民禅师
密印举“僧问岩头起灭不停时如何?
”岩叱曰:“是谁起灭?
大悟
圆悟昭觉,遣往省,随众入室,悟问:“从上诸圣以何接人?
竖起拳。
悟曰:“此是老僧用底,何者是从上诸圣用底?
以拳挥之,悟亦举拳相交,大笑而止。
又谒大慧径山,慧问:“甚么来?
”曰:“西川
”慧曰:“未出剑门关,与汝三十棒了也。
”曰:“不合起动尊者。
”慧欣然。
后住雪窦
淳熙七年秋,召问道,赐肩舆入选德殿,帝曰:“三教圣人本同这个理否?
”对曰:“譬如虚空,东西南北初无二也。
”帝曰:“但圣人所立门户则不同耳,如孔子性以中庸设教。
曰:“非中庸如何安立世间?
故《法华》云‘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华严》云‘不坏世间相,而成出世法。
’”帝曰:“今时士大夫学孔子者多,只工文字语言,不见夫子之道,不识夫子之心。
惟释氏禅宗不以文字教人,直指心源,顿令悟入,不乱于生死之际,此为殊胜。
曰:“非独后世不见夫子之心,尝见孔门颜子,号为具体,尽平生力量,只道得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竟捉摸不著,而夫子分明八字打开,向诸弟子道‘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吾无隐乎尔。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也。
’以此观之,夫子未尝回避诸弟子,而诸弟子自错过了也。
张商英曰:‘吾学佛,然后能知儒。
’此言实为至当。
”帝曰:“朕意亦谓如此。
”帝又问:“庄子若何如人?
曰:“只是佛法中小乘声闻以下人也。
盖小乘厌身如桎梏,弃智如杂毒,化火焚身入无为界,即如庄子所谓形固可使如稿木,心固可使如飞灰。
若大乘人则不然,度众生尽方證菩提。
正如伊尹所谓:‘予,天民之先觉者也,将以斯道觉斯民也。
有一夫不被其泽者,若己推而内沟中也。
’”帝大悦,诏住径山
开堂曰:“三世诸佛以一句演百千万亿句,收百千万亿句秪在一句,祖宗门下半句也无,秪恁么合吃多少痛棒?
诸仁者,且道诸佛是?
祖师是?
若道佛是祖不是,祖是佛不是,取舍未忘,若道佛祖一时俱是,一时俱不是,颟顸不少,且截断一句,作么生道?
”良久曰:“大虫裹纸帽,笑人又惊人。
”十年二月,帝注《圆觉经》赐印,命作叙流行。
绍熙元年十一月,往见智策禅师诀别,问行日,曰:“水到渠成。
”索纸书云:“十二月初七夜,鸡呜时也。
”果至期而化,留七日,颜色明润,发长顶温,葬全身于西冈。
谥曰“慈辩”,塔曰“智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文准北宋 1061 — 1115
全宋诗
释文准一○六一~一一一五),号湛堂俗姓梁兴元(今陕西汉中)人。
初住豫章云岩寺,移居隆兴府泐潭寺
南岳下十三世,宝峰文禅师法嗣。
徽宗政和五年卒,年五十五。
事见《石门文字禅》卷三○,《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今录诗三十七首。
全宋文·卷二八六五
文准一○六一——一一一五),俗姓梁兴元府唐固(今陕西南郑)人。
八岁辞亲从沙门虚普游,后师真净
政和五年七月卒,年五十五。
见《石门文字禅》卷三○《泐潭准禅师行状》。
禅师讳文准
兴元府唐固梁氏子。
生始幼见佛像辄笑。
童牙不喜闻酒胾。
金仙寺沙门虚普乞食至其家。
师膺门酬酢。
始老成。
时年八岁。
即辞父母。
愿从普。
归授以法华经。
伊吾即上口。
元丰僧检童子较所习。
以籍名失后度。
师艺精。
坐年少。
不得奏名。
陕西经略范公过普庐。
普腊高。
应对领略。
师侍其傍。
伸辩详明。
进止可喜。
范公欲携与俱西。
师辞曰。
登山求玉。
入海求珠。
人各有志。
本行学道。
世好非素心。
范公阴奇其语。
度以为僧。
剔发。
既往依梁山乘禅师
呵曰。
驱乌未受戒。
敢学佛乘乎。
师捧手曰坛场是戒邪。
三羯磨梵行阿阇黎是戒邪。
乘大惊。
师笑曰。
虽然敢不受教。
遂受具足戒于唐安律师
遍游成都讲肆。
唱诸部纲目。
即弃去曰。
不求甚解去。
师昙演佳其英特。
抚之曰。
汝法船也。
南方有大开士。
沩山真如九峰真净者。
可往求之。
师拜受教。
与同学志恭。
诣大沩。
久之不契。
乃造九峰真净
问曰。
甚处来。
曰。
兴元府
问。
近离甚处。
曰。
大仰。
问。
夏在甚处。
沩山
真净展手曰。
我手何似佛手。
师罔然。
真净呵曰。
适来句句。
无丝毫差错。
灵明天真。
才说个佛手。
便成隔碍。
病在什么处。
师曰不会。
净曰。
一切见成。
更教谁会。
师服膺。
就弟子之列馀十年。
所至必随。
真净晚居泐潭。
师一日举杖决渠。
水溅衣。
大悟
走叙其事。
真净骂曰。
此中乃敢用藞苴邪。
自是迹愈晦。
而名愈著。
待制李景直豫章
仰其风。
请开法于云岩。
未几。
殿中监范公帅南昌
移居泐潭。
师辞辩注射。
迅机电扫。
衲子畏而慕之。
槌拂之下。
常数千指。
自号湛堂
每曰。
我只畜一条拄杖。
佛来也打。
祖来也打。
不将元字脚涴汝枯肠。
临济一宗不致冷落。
一日新到相看展坐具。
师云。
未得人事。
上座近离甚处。
曰。
庐山归宗。
师云。
宗归何处。
僧曰。
嗄。
师云。
虾蟆窟里作活计。
僧云。
和尚何不领话。
师曰。
是你岂不是从归宗来。
僧云。
是。
师曰。
驴前马后汉。
问。
第二上座近离甚处。
僧曰。
袁州
师云。
夏在甚处。
曰。
仰山
师曰。
还见小释迦么。
僧云。
见。
师曰。
鼻孔长多少。
僧拟议。
师云。
话堕阿师。
问。
僧你来作么。
曰。
特来问讯和尚
师云。
云在岭头闲不彻。
水流涧下太忙生。
僧云。
和尚莫暪人好。
师曰。
马大师为什么从阇黎
脚跟下走过。
僧无语
师云。
却是阇梨老僧
僧云。
有口道不得时何。
师云。
洞庭湖里倒撑船。
云居先驰到。
师问。
未离欧阜。
文彩已彰。
既到宝峰。
何吐露。
驰云。
目前有路。
师举起书云。
既是云居底。
为甚在宝峰手中。
驰云。
兵随印转。
将逐符行。
师云。
下坡不走拍一拍。
驰拟议。
师曰。
想先驰只有先锋。
且无殿后。
一日法堂上逢首座
便问。
自甚么处去。
座云。
拟与和尚商量一事。
师云便请。
座曰。
东家杯柄长。
西家杓柄短。
师云。
为甚拈起。
巩县茶瓶。
却是饶州瓷碗。
座云。
临崖看浒眼。
特地一场愁。
师云。
达磨大师叶屈。
座吐舌而退。
师在分宁
死心和尚
问。
你此回到山里么。
师云。
须去礼拜师兄。
云。
你来时善看方便。
师曰何故。
云。
我黄龙路滑。
师云。
曾跶倒几人来。
云。
你未到黄龙。
早脚涩也。
师云。
和尚何得闭门相待。
死心又问。
老你安许多僧。
只是聚头打閧了噇饭。
你毕竟将何为人。
师云。
因风吹火。
云。
乱糺作么。
师云。
从来有些子。
师却问。
和尚山中安多少众。
云。
四百人尽是精峭衲子
师云。
师子窟中无异兽。
云。
你来时也须照顾。
师云。
也待临时。
云。
临时作么生。
师云。
唤来洗脚。
云。
你川僧家开许大口。
师云。
上座从来此。
云。
三十年弄马骑。
问僧。
乡里甚处。
青州
师云。
近离甚处。
云云居。
师云安乐树下道将一句来。
僧无语
师却问傍僧云。
你道得么。
僧云。
某甲道不得。
请和尚道。
师云。
向北驴似马大。
僧云。
与么那。
云。
你鼻孔为甚在宝峰手里。
僧便喝。
师云。
水里火发。
见僧看经。
问。
看什么经。
曰。
金刚经。
师云。
经中道。
法平等。
无有高下。
是否。
僧云。
是。
师云。
为什云居高。
宝峰山低。
僧云。
法平等。
无有高下。
师曰。
你却做得个座主使下。
僧云。
和尚又作么生。
师云。
且放你鼻孔出气。
一日廊下见僧。
问。
你还会也未。
僧云。
不会。
师曰。
左青龙右白虎。
僧云。
向宝峰。
元来只是个卖卜巡官
师乃点指云。
上座今日不好。
僧云。
老汉败阙也。
师云。
路逢剑客须呈剑。
师问僧。
安乐
僧云。
无事。
师云。
你大有事在。
曰。
未审某甲有甚事。
师云。
近日上蓝金刚兴。
天宁土地相打。
僧无语
师云。
元来无事。
问僧。
何是上座得力处。
僧便喝。
师云。
好好相借问。
何得恶发。
僧又喝。
师云。
元来是作家。
僧以坐具便打。
师低头。
嘘一声。
僧云。
放过一著。
师云。
遮里不可放过。
随后便打。
师普说次。
众欲散。
忽问僧。
明来明打。
暗来暗打。
你作么生会。
僧便喝。
师云。
点即不到。
僧又喝。
师云。
到即不点。
僧云。
忽遇不明不暗来时。
又作么生。
师云。
今日天寒。
且归堂向火。
随后喝一喝便起。
一日上堂云。
宝峰一夜睡不著计较。
今日上堂揣腹搜胸。
总思量不就。
而今临时逼节。
事出急家门。
遂拈起拂子云
上座近日作得一柄子。
且权将供养大众。
乃掷下云。
竹根棕叶麻绳击。
样度天然别一家。
政和五年夏六月
𥨊疾。
首座问。
和尚近日尊位何。
师云。
跛驴上壁。
座云。
和尚也好吃一服药。
师云。
朽木搭桥。
座云。
知和尚不解忌口。
师云。
你作么生。
座拟进语。
师云。
你也好吃一服药。
七月二十二日
更衣说偈而化。
阅世五十五。
坐三十五
灵骨舍利塔石门之南原。
丞相张无尽制其碑。
谏议洪驹父叙语录。
名士李商老撰次逸事。
同门弟德洪觉范纪师行实。
其高道硕德。
可想见矣。
赞曰。
云居真牧和尚谓人曰。
出关走江淮
阅三十年。
参一十八人善知识。
于中无出佛果佛眼死心灵源湛堂五大士而已。
诚哉斯言。
盖真正宗师
考其全才。
此之难。
若佛果佛眼死心灵源之嗣。
固已光明于世。
湛堂开法日浅。
未有继其高躅者。
然览其遗编。
想其𮌎次。
信馀子未易跂及也。
觉范称准于真净之门。
所谓家名辩才气宇逸群者。
抑知言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德山木
师出于木氏。
因以名之。
其远祖曰重。
是为少昊之叔也(重见左传)。
绝有德于民。
帝嘉之。
以为勾芒。
使居于穷桑。
青阳侯。
自是子孙蕃衍。
凡日月霜露。
所至必与焉。
唯穷发之北。
与大瀛之间。
无有也。
自重生椿
椿以积庆。
致长寿。
或云。
椿八千岁为一春。
椿甘棠
甘棠美姿。
容有干扃。
召康公倚之听政。
士民便之。
戒以勿剪勿伐。
甘棠之子曰。
嘉嘉迁于鲁。
主于季氏。
晋韩宣子见而誉之。
嘉生樗。
摴生栎。
二子复以朴厚致寿。
栎生
生杞。
杞俱以美材。
称杷生豫章
豫章天下奇材也。
登于庙堂。
任重不阿。
上喜之。
进爵郡公
师即豫章公之子也。
少而乔楚。
居正容。
不与凡品争高。
雅有四方之志。
铜郡戚侯见而奇之曰。
是子挺秀如此。
其可蒙杂于众。
而不自竞乎。
师曰。
吾祖才德之劭。
称于天下。
子虽荏苒。
实惧厥世。
弗敢失坠。
其无辱子忧。
戚侯喜曰。
豫章公于是乎有子矣。
郢人玉斧遇而叹曰。
美哉请早为之所。
不然难且及矣。
师从而问。
故玉斧曰。
而君虽任栋梁之寄。
然于身何益哉。
易大过曰。
栋桡凶。
象曰。
栋桡凶。
不足以有辅也。
而君殆桡矣。
曷若避世之士哉。
今子春和尚富。
若遇楚灵王
剥圭宠之。
不过以为戚秘而已。
子盛德之后。
其肯入之人之手乎。
不然。
虽与鲁仲尼同载以游。
脱逢原壤夷俟。
必命子辱之。
子其甘为人使乎。
师遽改容曰。
若是吾将安归。
玉斧曰。
子闻门氏有德山者。
天下之大有道者也。
姑弃而族直。
而躬黔乃服。
尽锄其痈腯疣赘。
予为子先
子从而见。
师禀其教。
就见德山。
德山大悦。
使立于前。
为说最上乘。
未几忽悟向上一句。
隐密全该。
虽七纵八横。
了无滞碍。
即以告德山。
山曰。
嘻子正堕吾掌握中矣。
自是命师。
出则偕行。
坐则并榻。
凡天下参徒。
来见德山。
必先见师。
师可之。
然后入德山室。
山一日晚参示众云。
今夜不答话。
问话者三十棒。
时有僧出礼拜。
山使师验之。
僧云。
某甲话也未问在。
山云。
汝甚处人。
曰。
新罗
山云。
未踏船舷时。
木上座与你相见了也。
岩头初见德山。
入方丈。
侧身问。
是凡是圣。
山以师击之。
岩头便礼拜。
繇是全提大用莫敢当锋。
所谓把断要津不通凡圣者也。
雪峰亦在德山。
因与岩头叹曰。
此子不遇德山。
不能荷担大事。
德山不得此子。
不能锻炼学者。
是子与德山。
其一体乎。
既而雪峰宏道于闽。
师往见之。
复于雪峰言下。
发明自己。
化为龙。
吞却乾坤山河大地。
豁然不现。
雪峰上堂曰。
南山有条鳖鼻蛇。
汝等诸人切须好看。
云门举师掷在众前作怕势。
保福出云。
今日堂中大有人。
丧身失命。
佛日师往见夹山
拉师偕行。
比至未升阶。
便问。
甚处来。
曰。
云居。
山云。
即今在什么处。
曰。
夹山顶上。
山云。
老僧行年在坎。
五鬼临身。
佛日遂上阶作礼。
山问。
阇黎与甚人同行。
曰。
木上座。
山云。
他何不来相看。
曰。
和尚看他有分。
山云。
在什么处。
曰。
在堂中。
山即同下堂中。
佛日引师于夹山面前。
山云。
莫从天台得来否。
曰。
非五岳之所生。
山云。
莫从须弥山得来否。
曰。
月宫亦不逢。
山云。
与么则从人得也。
曰。
自己尚是怨家。
从人得堪作什么。
山云。
冷灰里忽有粒豆爆。
维那来安排。
向明窗下著。
其后云门阐化于韶阳
而蹩其足。
倚师尤恭。
方是时。
云门眼空寰海。
每举宗乘定誵讹。
必以师为准的。
尝一日上堂曰。
我共你平展。
遇人识人。
与么老婆说话。
尚自不会。
每日饱吃饭了。
上来下去。
觅什么碗。
遮野狐队。
仗向遮里。
作什么。
师一时趁下。
又尝示众曰。
大用现前。
不存轨则。
有僧便问。
如何是大用现前。
云门举师当面曰。
释迦老子你来也。
其为当时诸老奉重如此。
及云门去世。
师知天下学者不能尽其大用。
遂潜光匿曜。
与世推移。
莫有识师者。
流及末代。
释德下衰。
学者以声利为怀。
蔽于浮境。
至有陷于非道。
主者必命师以辱之。
先是师在德山时。
临济金刚王齐名。
厥后复有杨岐棘蒲。
白云铁酸饀。
说者以谓即师之异名。
及比年海上二三道师。
亦有彷佛。
见师为拳头。
为竹篦。
为木剑者。
惜其介特寡徒云。
赞曰。
古德有言。
出家盖大丈夫事。
非公侯将相所能为。
诚哉斯言也。
予观豫章公之世。
固荣达矣。
然侧身从事
朽蠹以之及其子。
裂去巾冠。
跃出牢俗。
致身青云。
荷担列祖之道。
万世仰其风规。
可不谓之大丈夫也乎。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崇岳南宋 1132 — 1202
全宋诗
释崇岳一一三二~一二○二),号松源俗姓吴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
二十三岁受戒于大明寺
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径山
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历江浙诸老宿之门。
后入闽见乾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于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
密庵灵隐,命为首座
不久出世于平江府阳山澄照寺。
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为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
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隐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众。
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
南岳下十八世,密庵杰禅师法嗣。
有《松源崇岳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
事见《语录》及所附陆游撰《塔铭》。
 崇岳诗,以辑自《语录》者编为一卷,以《语录》卷下单编之偈颂赞及他书所录编为另一卷。
全宋文·卷五四二五
崇岳一一三二——一二○二),字松源俗姓吴处州龙泉(今浙江龙泉)人。
年二十三,受戒于天明寺,首造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宗杲径山,谒应庵华公于蒋山。
隆兴二年,始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
自是遍历江浙诸大老之门,谒乾元木庵永禅师密庵禅师,侍密庵蒋山藏、径山
木庵灵隐,遂为堂中第一座。
旋出世,迁江阴之光孝、无为之冶父、饶之荐福、明之香山平江虎丘
庆元三年,诏住灵隐,居六年,法席鼎盛,退居东庵
嘉泰二年八月卒,年七十一。
所著有《松源崇岳禅师语录》二卷(存),编有《密庵禅师语录》(存)。
见《渭南文集》卷四○《松源禅师塔铭》,《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一五。
释崇岳字松源
处州龙泉吴氏子也。
隆兴二年得度于杭之西湖白莲精舍。
参方最久。
后谒密庵杰和尚
闻室中问僧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话。
大悟遂得心印。
密庵灵隐命居第一座。
久之出世首住平江澄照。
次居江阴光孝饶之荐福明之香山
宁宗庆元三年诏住灵隐三易寒暑。
乞老退居寺之东庵
嘉泰二年八月四日手书别公卿。
垂语示学者曰。
有大力量人
因甚抬脚不起。
又曰。
开口不在舌头上。
贻嘱弟子以阐法是务。
乃书偈曰。
来无所来。
去无所去。
瞥转玄关。
佛祖罔措。
加趺而逝。
寿七十一。
腊四十。
塔全身于北高峰之原。
得法者香山光睦云居善开。
崇岳
号松源
处州龙泉吴氏子。
幼不好弄。
稍长慕出世法。
二十三。
弃家衣扫塔。
服受五戒。
首造灵石妙公。
继见大慧杲禅师径山
久之。
大慧升堂。
称蒋山应庵华公
为人径捷。
师闻之。
不待旦而行。
既至入室。
未契。
退愈自奋励。
中夜自举狗子无佛性话。
豁然有得。
以扣应庵
庵举世尊有密语。
迦叶不覆藏。
师云。
钝置和尚
庵厉声一喝。
自是朝夕咨请。
庵大喜。
以为法器。
说偈劝使祝发。
栋梁吾道。
隆兴二年
师始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
自是遍历江浙诸大老之门。
罕当其意。
乃浮海入
木庵永公
木庵
举有句无句如倚树。
师云。
裂破。
木庵云。
琅琊道好一堆烂柴聻。
师云。
矢上加尖。
如是应酬数反。
木庵云。
老兄下语。
老僧不过如此。
秪是未在。
他日拂柄在手。
为人不得。
验人不得。
师云。
为人者。
使博地凡夫。
一超入圣域。
固难矣。
至于验人。
打向面前过。
不待开口。
已知渠骨髓。
何难之有。
木庵举手云。
明明向汝道。
开口不在舌头上。
后自知。
逾年见密庵于衢之西山
随问即答。
密庵微笑曰。
黄杨禅尔。
师切于明道。
至忘寝食。
密庵移住蒋山径山
皆从之。
一日密庵入室次。
问傍僧。
不是心。
不是佛。
不是物。
师侍侧。
豁然大悟。
乃云。
今日方知木庵道开口不在舌头上。
自是机辩纵横。
锋不可触。
木庵灵隐
遂命师为第一座。
旋出世于平江澄炤
密庵嗣。
江阴之光孝。
无为之冶父。
饶之荐福。
平江虎丘
皆天下名山。
惟冶父最寂寞。
又以火废。
师一临之。
四方名衲踵至。
栋宇亦大兴。
人谓师能使所居山大。
庆元丁巳
被旨住灵隐
六年
道盛行。
得法者众。
法席为一时冠。
而师有栖隐之志。
即上章乞罢住持事。
上察其诚许之。
退居东庵
俄属微疾。
犹不少废唱道。
忽垂一则语。
以验学者。
曰。
有力量人
为甚么抬脚不起。
开口不在舌头上。
又贻书诸嗣法。
嘱令传持大法。
因书偈曰。
来无所来。
去无所去。
瞥转玄关。
佛祖罔措。
跏趺而寂。
嘉泰二年八月四日也。
得年七十有一。
坐夏四十。
徒辈奉全身。
塔于北高峰之原。
禅师名崇岳
号松源
龙泉吴氏子也。
师事密庵
得法后。
凡七竖刹竿。
有嗣一十二人。
人各有名。
为人重。
嘿每见贵客。
则问曰。
大力量人
因甚抬脚。
不起见禅流。
则问曰。
明眼衲僧
因甚脚跟红线不断。
有对者辄哂而顾之。
时称应庵之机得密庵之用云。
早岁厌尘弃家。
以白衣参灵石妙。
不契即上径山
径山万指轩腾。
随众末听妙喜杲和尚说法。
蒙无所知。
但闻盛赞。
当今应庵真得临济正传。
辄走参应庵
应庵益难近。
乃奋励。
垢面露肘。
不暇恤。
应庵怜之示曰。
世尊有密语。
迦叶不覆藏。
随声进曰。
钝置和尚
应庵喝之。
有省。
应庵笑曰。
者俗汉成得甚么。
乃求剃发。
时年三十矣。
既受满分戒。
入闽见木庵永
谛视曰。
树倒藤枯
知落处么。
对曰。
裂破。
曰。
琅琊道好一堆柴聻。
对曰。
矢上加尖。
休去。
于是益自负。
曰。
公每下语。
老僧不能过。
其如未在。
他日拂柄在手。
为人不得。
验人不得。
曰。
为人者。
使博地凡夫。
一超入圣。
固难矣。
验人者。
打向面前过。
不待开口。
已知骨髓。
何难哉。
举手反覆曰。
明明向你道。
开口不在舌头上。
愤去之。
出岭逢二道者
耦坐评论诸方。
所举心肯者。
道者皆拂之。
曰。
如是则谁可君意。
道者以指。
密庵不凡四字。
已知密庵为人。
遂至衢之西山
折节事之。
几进商略。
密庵几笑之。
复心疑。
乃至密庵移居双径。
于入室时始彻。
木庵道。
开口不在舌头上。
久之出世澄炤
演唱宗乘。
以报密庵
湖海以言行无欺。
多从之。
迁光孝。
遂有大名
庆元间
诏移灵隐
盖晚年也。
是时门弟有文礼辈。
已阐化大方。
仍升堂入室。
从未以风晨雪夕不打参钟尝以秘魔擎叉语。
接谦头陀。
以有贼无赃语。
接肇道者
以心学无闻语。
陆游枢密
得證后。
镜湖
自称放翁
嘉泰壬戌秋
岳年七十有一。
忽召众言别。
有偈曰。
来无所来。
去无所去。
瞥转玄关。
佛祖罔措。
跏趺脱去。
塔于北高峰
灵隐时。
密庵尊严无异。
密庵灵隐
首众僧。
密庵常称疾。
阖户不许通谒。
潜上座窃议之。
曰。
不然。
师严道尊千古。
明鉴当今。
汲引豪贵者。
将谓行道建立为心。
殊不知
轻则慢易生。
辞繁而情识长。
尘劳卜度。
安有了期。
缁俗既为道而来。
必发露真心。
至诚激切。
然后一言入耳。
为道种。
兜率悦之待张无尽
叶县省之接浮山远
是也。
若区区老婆禅。
何足重哉。
赞曰。
岳公以白衣有省。
应庵语下。
固非草草矣。
终乃死心于密庵
其祖父壸奥。
樊将军拥盾入鸿门
孰得而禦之。
故驱耕夺食。
于分座灵隐时。
班班著闻见焉。
不然。
天目礼辈。
各抱奇志。
其甘入公彀中哉。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崇岳字松源龙泉吴氏子也。
幼卓荦不凡,长慕出世法。
年二十三,弃家依埽塔服。
大慧杲径山应庵华为人径捷,闻之即行,晨夕咨请。
应庵大喜,以为法器,劝令祝发,栋梁吾道。
隆兴二年,得度于杭之西湖白莲精舍,参方最久,后谒密庵杰
闻室中问僧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话,忽大悟,遂得心印。
密庵灵隐,命居首座
久之,出世首住平江澄照,次居江阴光孝、饶之荐福、明之香山,最后居虎邱,道化盛行,得法者众。
宁宗庆元三年,诏住灵隐,三易寒暑,以老乞退,居寺之东庵
嘉泰二年八月四日,手书别公卿,垂语示学者,曰:“有大力量人,因甚抬脚不起?
”又曰:“开口不在舌头上。
”遗嘱弟子以阐法是务,乃书偈曰:“来无所来,去无所去。
瞥转玄关,佛祖罔措。
”跏趺而逝。
寿七十一,腊四十,塔全身于北高峰之原。
得法者,香山光睦、云居善开。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